“分分计较”的菲律宾超市 讲好咱菲律宾穷人的故事
有朋友和我讲在菲律宾有些小型超市的东西价格非常便宜,也有个特点,就是很多商品还会标有一个“分”位~
比如下图的罐头 14.5比索,说实话现在零点几比索还能买到东西吗? 一般能见到的最小流通的零点零五比索,还不到人民币一分钱,更是扯淡~
但是很多菲律宾超市还是要这么打标的,就是打上个“分”~
说到这个,大家应该能明白,这个就是个心理定价策略~
这个就是尾数定价策略~ 研究数据表明 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,尤其购买一般日用消费品时,更乐于接受尾数定价策 如0.99比索 9.99比索等~ 第一 消费者会觉得这样的价格经过了精确计算,更容易产生信任感~ 第二 尾数定价给消费者的感觉是虽然差了几分,但是似乎看起来更划算一些 符合消费者心理~
还有一种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在同一个商场内,商品价格会每隔一段时间上下浮动,上调价格或下调价格~ 举个例子,商品原价7.25比索,下调价格到5.95比索,消费者一看,感觉好像七比索多减到五比索多,减价了两比索钱,而仔细计算发现只下调了一比索多~ 但是,给消费者的感觉是减价了比索多~
再或者,一件商品原价5.15比索 过了几天,再来表明优惠价,价格下调至4.95元,感觉好像是五比索多优惠至四比索多,仔细一计算,实际上只下调了20分~
其实国内的很多商家也是这么干的,看来商业上的聪明是可以传染的~
不过在给商品结账的时候,经常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找“分”的时候,往往超市就主动给你抹掉了~ 我说的是超市少找你5分,10分,15分的情况在菲律宾一些商铺很常见~ 反之基本行不通,你走不出这个超市~
特别是出现了非5 或者0的情况~ 而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水电账单中更多一些
当你去缴费的时候,通常是不会给你找个0.43比索 或者0.89比索的 差的这点儿他们就收了~
看着确实不多,但是如果有一万户多户都去缴纳水电费,每家少找个10分钱,大概也不是个少数,一年下来也够我吃几顿肉,改善一下生活的了~
说到这个,讲个二十年前在国内发生的有趣事情~
家对面有个规模很小的京客隆超市,它的产品如果是1.95元的样子,你去买给2块钱,收银员多数情况就不找你那5分钱~ 如果你买2.05的产品 少给收银员5分钱,收银员百分之百肯定不让你把东西拿走~
于是有天收银员少找我5分钱,我就和收银员吵了一架,吵得很激烈,收银员最后只能和我吼:“你他妈的还差那5分钱? 至于吗?”
我一脸正经的吼回去:“至于 就是差! 我回家算了一下 每次差5分 我一年来一百多次 小到一瓶矿泉水 大到给俺爹买条烟 总的算下来少吃十个烧饼!这东西吃不穷 喝不穷 算计不到就受穷”
收银员:“滚蛋!一个穷逼学生,妈了个逼的还有这么多歪理,你老师就是这么教你的?”
说实话,我有些老师,在省钱上比我还狠~
最后互不相让吵得太凶,值班经理来了,给打了个圆场,发了点优惠券 这个事儿算完了~
之后我再去这家京客隆,所有收银员就跟集体培训过一样,都会给我找零钱,就算是一分钱都给我~ 至于其他人,多数是不给找的~
而且值班经理每次在小区里碰到也会主动打招呼~ 你们说奇怪不奇怪?
不过我在菲律宾就不和他们吵了~ 毕竟身在海外就不找这个麻烦了 多捡一个瓶子 少吃五十粒儿大米就找出来了~
现在菲律宾人要是在地上发现个5分钱 甚至25分钱都不捡了,因为钱毛了 ,连25公斤一袋的大米都涨了5比索,害得我不得不骑车回家取5比索再过来~
所以这个事儿大家也就都忽略了,每次差几分不上心~ 其实算算,到了年底,一年还是能省出几十比索,买几个面包吃的~
那天有个朋友问我,为啥看我的东西总感觉在菲律宾底层~
没办法,从没混过顶层,只能讲好咱菲律宾穷人的故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