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算产业需要更高效、更绿色的土壤
世界互联网巨头纷纷押注人工智能算力且投入巨大,同时,中国智能计算正在实现突围。8月30日,阿里云全面开放飞天智算平台,并启用两座超级智算中心,提供从智算集群到AI开发工具的一站式服务,支撑自动驾驶、新药研发、气象预测、工业能源等各类智算场景,大幅提升AI训练效率。
两座超级智算中心代表了中国智能计算的高峰实践。位于张北的一座智算中心,建设规模将达到12 EFLOPS,一秒钟能够进行1200亿亿次的计算。另一座位于乌兰察布,建设规模也讲达到3 EFLOPS,一秒钟能够进行300亿亿次的计算。
据了解,阿里云的飞天智算平台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,可以支撑多种芯片,并将算力资源利用率提高3倍以上,让AI训练效率提升11倍,推理效率提升6倍。同时,浸没式液冷、高密度服务器等绿色技术的应用,让PUE最低可达1.09。
投入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势科技CEO孙伟杰表示,新算法对算力提出了很多新要求,需要算力种类更丰富、算力的总量和弹性更高,阿里云的云上智算和一站式服务平台,不仅提升训练效率、降低成本,而且为深势科技的下游客户也带来了统一的研发平台。
对此,蔡英华表示,飞天智算平台将阿里巴巴数年累积的技术和实践一起输出,每个层次都来自于自身大规模实践的打磨,专注解决核心痛点。不仅提供算力,更是提供AI大数据一体化的能力,一次性端到端解决产业的痛点。
在工业制造领域,上汽集团运用高性能计算将工业仿真的效率提升了25%,加速了新车型的研发上市;攀钢集团利用工业智能大脑,通过对脱硫工艺的实时仿真计算,用最优参数调整用料配比,每生产一吨钢节约一公斤铁,每年节省成本超过1700万。
在生命科学领域,深势科技采用飞天智算平台之后,让整个训练和推理的效率提升了2-6倍不等,并将训练成本降低至原本的3成。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利用飞天智算平台进行靶向药物的研究,让数据集构建效率提升100倍。
在城市治理领域,重庆水务通过遥感数据与仿真推演实现水利调度预测准确性高达95%,显著提高山城供水效率。昆明市通过城市级仿真,为155个路口提供实时的信号灯配时调优,实现“一路一策”的交通疏导,实现日均车速提升7%。
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曾指出,算力指数每增长1点,会给数字经济带来3.5‰的贡献,推动GDP提高1.8‰。
在全球数字经济的激烈竞争中,中国正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多个算力领域脱颖而出,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充足、澎湃的算力。

了解《环球时报》的三观
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,点击环球时报 (微信公众号ID:hqsbwx)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环球时报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